近日,永利yl23411官网24级海洋科学专业硕士生孙盈在气候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发表了关于厄尔尼诺调制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海气潜热通量日内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硕士生孙盈为第一作者,指导老师宋翔洲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闫运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春在研究员。
潜热通量的日内变化是指其在一天内的变化过程,其变化幅度或强度定义为日内小时级变化的标准差。研究潜热通量日内变化对于理解上层海洋动力过程,提升多尺度海气耦合模拟与预报能力以及认识全球能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海气浮标数据与再分析资料,结合块体算法和脉动分离方法,揭示了厄尔尼诺影响下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潜热通量日内变化的关键特征及控制因子。
海气浮标观测显示厄尔尼诺冬季期间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的潜热通量日内变化平均振幅显著增至35 W·m⁻²,较拉尼娜冬季增强33%(图1)。该增强主要源于厄尔尼诺调制下背景海气湿度差的增大,从而加剧了潜热通量的日内变化(图2)。在不稳定和近中性海气边界层条件下,背景湿度差的贡献率分别为87%和61%。通过将高频通量变化与长期气候信号相联系,本研究深化了对热带-副热带跨尺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理解,为改进气候模型中日内变化过程的表征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1、(a)厄尔尼诺与(b)拉尼娜冬季期间潜热通量的日内变化振幅(数据来自夏威夷群岛周边6个NDBC浮标及TAO/TRITON阵列;红色矩形框:夏威夷群岛区域15°N–26°N, 150°W–165°W;蓝色矩形框:冷舌区;其余部分:暖池区)。
图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冬季期间海气变量的差异:(a-b)海气湿度差和风速的日内变化振幅、(c-d)海气湿度差和风速的平均值(数据来自ERA5,选取1979–2022年间11次厄尔尼诺事件与8次拉尼娜事件)。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25601和42376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F0808900)及海南省科技专项基金(SOLZSKY2025006)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
Sun, Y., X. Song*, Y. Yan and C. Wang, 2025: El Niño modulation of subdaily air‒sea latent heat flux variability in the Hawaiian Islands, Journal of Climate, https://doi.org/10.1175/JCLI-D-25-0177.1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ametsoc.org/view/journals/clim/aop/JCLI-D-25-0177.1/JCLI-D-25-0177.1.xml